 
	策展人:夏和兴
学术主持:孙振华
参展艺术家:陈伟才、常宝麟、陆佳宜、罗振鸿、卢远良、钱亮、施丹、UFO小组、文豪、王昊、王海同、王诗荟、应歆珣、杨义飞、张翔
	 
	
     公共雕塑展不同于一般的雕塑展览,无论是展览的空间还是作品,也不管是策展人或是艺术家,都必须以“公共”为前提,公共的空间、公众的介入是展览最原初的 使命。但展览的公共性并不意味着对创造性的扼杀,更不代表我们停止了思考,只是在创作和展览上对艺术家和策展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	 
这次展览的场地是中心公园,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会被眼前精心雕琢的自然景观所感动,那是一种公认的、城市生活所必备的绿地。在自然和美的面前,获得审美的愉悦似乎是天经地义的。可深思这份感动和愉悦,心中多少会有些异样,毕竟人造景观和自然天成是两种不同的感受。
	 
2015年11月,中心公园迎来了15位艺术家和15件作品。展览本身就是对公园的一次“镶嵌”,它既是一种构建方式,又蕴含着新的可能,同时也是对人为干预过的自然的再一次介入。希望通过镶嵌这一母题,能引发新的思考和创造,并最终将展览“镶嵌”在这座城市的记忆中。
参展作品:
	 
《不以规矩,无以成公园》-王海同
	 
《不以规矩,无以成公园》-王海同
	 
《光血管IV》-UFO小组(吴珏辉、罗航、饶广禛)
	 
《光血管IV》-UFO小组(吴珏辉、罗航、饶广禛)
	 
《光血管IV》-UFO小组(吴珏辉、罗航、饶广禛)
	 
《光血管IV》-UFO小组(吴珏辉、罗航、饶广禛)
	 
《海市蜃楼》-罗振鸿
	 
《湖边竹林》-卢远良
	 
《湖边竹林》-卢远良
	 
《湖边竹林》-卢远良
	 
《湖边竹林》-卢远良
	 
《静音》-施丹
	 
《量身定做》-陆佳宜
	 
《量身定做》-陆佳宜
	 
《量身定做》-陆佳宜
	 
《绿岛》-张翔
	 
《绿岛》-张翔
	 
《气象》-王诗荟
	 
《气象》-王诗荟
	 
《气象》-王诗荟
	 
《时间的质感》-文豪
	 
《眼里界》-王昊
	 
《眼里界》-王昊
	 
《一次性彩虹》-钱亮
	 
《一次性彩虹》-钱亮
	 
《一方地》-陈伟才
	 
《一方地》-陈伟才
	 
《影绰计划》-杨义飞
	 
《影绰计划》-杨义飞
	 
《拥抱场:温暖的镶嵌方式》-中国美院纤维艺术系(应歆珣、蒋林娟、赵晓晴)
	 
《拥抱场:温暖的镶嵌方式》-中国美院纤维艺术系(应歆珣、蒋林娟、赵晓晴)
	 
《真空包装景观石计划》-常宝麟
	 
《真空包装景观石计划》-常宝麟
| 
 | 
